top of page
​想去屏東哪裡走走~

空白搜尋的結果

  • 彩虹自行車道 | 屏東旅遊網

    紅線-單車國道 橙線-橫貫路線 黃線-海岸藍帶 綠線-沿山綠廊自行車道 藍線-水岸藍帶 紫線-環(支)島線-屏東段 糖鐵自行車道 大鵬灣&小琉球線 選單 靛線-單車鐵道 騎旅屏東-彩虹自行車道系統 屏東,擁有珍貴天然景觀、豐饒人文歷史、坐擁山海的地理優勢,洋溢熱情的南洋氣候,也是國旅首選。屏東的生活就像騎乘自行車的悠閒速度,山海之間透過自行車串起並深入在地,騎旅屏東將是認識屏東最佳方式。 屏東縣政府規劃出「彩虹自行車道系統」 ,以彩虹的顏色識別,整合各鄉鎮的觀光路線,串聯打造出7條特色路線,包括紅線-單車國道、橙線-橫貫路線、黃線-海岸藍帶、綠線-沿山綠廊、藍線-水岸藍帶、靛線-單車鐵道、紫線-環(支)島線-屏東段,並另規劃有糖鐵自行車道、大鵬灣琉球線等系統,您可以愜意地騎著自行車,自由穿梭於小鎮、海岸或沿山祕境,無論是呼朋引伴的熱血鐵馬騎士,還是闔家出遊的親子,都可以選擇合適的路線騎乘漫遊,來體驗多一度的屏東。 騎旅屏東,現在就出發吧! 彩虹自行車道總路網圖 點擊這裡觀看完整地圖 紅線 單車國道 橙線 橫貫路線 黃線 海岸藍帶 綠線 沿山綠廊行車道 藍線 水岸藍帶 靛線 單車鐵道 紫線 環(支)島線-屏東段 自然生態輕旅行 糖鐵自行車道 萬金可可森活行 大鵬灣及小琉球線 海島假期悠遊環島行 選單 紅線-單車國道 紅線/單車國道 自然生態輕旅行 車道簡介: 車道總長約47.98公里,以九如鄉為路線起點,一路向南至林邊鄉。利用南二高橋下的道路,打造出不受日曬雨淋的騎乘空間,並結合各式蘭花、蕨類、其他花木、藝術家漂流木創作等交織成綠野藝術廊道,騎乘間除欣賞阡陌田宅鄉村景致外,更可盡情享受兼具人文、充滿綠茵的休閒空間。 車道沿途經過長治鄉,可先到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走訪,那有色彩斑斕的觀賞水族展示廳可觀賞;再往南騎乘會經過內埔鄉、麟洛鄉、潮州鄉等客家小鎮,可感受客家村落的人情風味,而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展示了豐富的台灣客家文化和各式特展,為另一特色景點,富含休憩功能與文化傳習價值,也是單車國道上適合親子遊的地方。 在愜意的單車國道騎乘之餘,不妨來趟人文歷史之旅,探訪在地風情,與純樸的鄉鎮來場假日午後邂逅吧。 點擊查看完整地圖 推薦騎乘路線: 路線一:自然生態輕旅行-26k 竹田車站(起點)→竹田驛園→老夫子作者本尊親筆彩繪→西勢火車站→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夢蝶湖→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觀賞水族展示廳→屏東縣立萬年溪圳寮觀光濕地風景區(終點) 路線二:穿越時空-走跳人文歷史-10.1k 潮州車站(起點)→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潮州三山國王廟→屏東戲曲故事館→倪家古厝→南州糖廠(終點) 周邊景點及特色商家: 竹田車站、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巧堂串珠館、夢蝶湖、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觀賞水族展示廳、藍町可可咖啡莊園、不一樣鱷魚生態農場、糶糴村敬字亭、竹田驛站地產好物直賣所、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屏東戲曲故事館、南州糖廠 交通指引 竹田車站 自行開車 1、國道一號:由高雄交流道下,接台1線至竹田即可到竹田驛園。 2、國號三號:由竹田系統交流道下,接中正路轉永興路至豐振路即可到竹田驛園。 大眾運輸 【公車】可搭成8237公車路線至竹田鄉公所站下車,再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竹田車站 【火車】台鐵─竹田站目前僅停靠〔區間車〕,詳細列車時刻請至台鐵官網查詢。 停車資訊 竹田車站停車場(竹田車站高架橋下) 推薦景點 竹田車站 興建於1940年的竹田車站,是南迴鐵路枋寮線碩果僅存的木造火車站,它是一座仿西洋風格的建築,在營運量逐漸下降的情形下,台灣鐵路局原本決定拆除,但在當地居民及藝文界人士的積極努力,終於獲得保存 橙線-橫貫路線 橙線/橫貫路線 來趣追逐打卡地標行 車道簡介 橫貫路線主要分為兩段,其中一條由單車國道連接科大路,全長約10.25公里,另外則是從188縣道接單車國道、林後平地森林園區路段,全長約17.43公里。不論是騎乘林後平地森林園區路段或是單車國道連接科大路段,皆能欣賞路邊的田野風光,在鄉道之間漫遊,徐徐微風吹拂,放眼望去的景致,使人盡情沉浸在自然環境的洗禮中,愜意自在享受屏東溫暖。 點擊查看完整地圖 推薦騎乘路線: 路線一 : 來趣追逐打卡地標行-23.7k 崙頂社區滯洪池公園(起點)→李開胡古厝→萬丹萬惠宮→天使花園休閒農場Angel Garden→潮州車站→時光隧道 | 摸乳巷→屏東戲曲故事館→潮州綠色隧道→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古樓部落(終點) 路線二:文化資產*國家公園大學行-16.5k 麟洛濕地公園(起點)→台灣菸酒-屏東酒廠→昌黎祠(韓愈廟)→屏東科技大學→老埤老祖祠→排灣社區活動中心(終點) 周邊景點及特色商家: 萬丹泥火山、萬丹彩繪農村、不一樣鱷魚生態農場、東港溪鐵橋、8大森林樂園、丹林吊橋、天主教古樓法蒂瑪聖母堂、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豐田老街、內埔陽濟院老街、屏東龍泉觀光啤酒廠、映霞湖公園、情人坡。 交通指引 麟洛濕地公園 自行開車 1.沿國道3號下平面車道往北直行至隘寮溪農場即可抵達,步行時程約20分鐘。由屏東市2.沿中山路往麟洛方向直行,遇國道3號左轉,沿平面車道(不上高速公路向北直行即可到達)。 大眾運輸 【公車】可搭乘8230公車路線,至台糖科區站下車,步行約4分鐘即可抵達麟洛濕地公園 推薦景點 萬金綠色隧道 萬金綠色隧道位於萬金村通往萬金營區的道路兩旁,種滿尤加利樹與桃花心木,總長約一公里,與台糖甘蔗園規畫種植的樹木相互輝映,清晨陽光透過枝葉灑在道路上,當樹葉隨風搖曳,形成變化萬千的光影,讓人彷彿置身夢境般美麗。 黃線-海岸藍帶 黃線/海岸藍帶 海濱文藝網美行 大鵬灣到東港 車道簡介 車道總長約24.94公里,行經東港鎮的大鵬灣一帶,路線沿著海線一路向南,沿途經過林邊鄉、佳冬鄉、枋寮鄉等鄉鎮,終點位於枋寮車站附近。枋寮車站是西部縱貫鐵路的終點,亦是南迴鐵路站的起點,為鐵路交通的轉折點。當地養殖魚業蓬勃發展,成為地方景觀特色,附近漁村與懷舊的古厝展現過去傳統建築的工藝技術,是條兼具風景與歷史的人文單車路線,一同騎乘探訪昔日文化吧。 點擊查看完整地圖 推薦騎乘路線: 路線一 : 來趣追逐打卡地標行-23.7k 大鵬灣遊客中心(起點)→東港東隆宮→華僑市場→大鵬灣跨海大橋→大鵬灣濱灣碼頭(終點) 路線二:文化資產*國家公園大學行-16.5k 大鵬灣遊客中心(起點)→崎峰濕地公園→林邊鄉光采濕地→楊氏宗祠→西柵門→佳冬鄉蕭家祖屋→乃木將軍紀念公園→枋寮鄉新龍社區發展協會(漁夫體驗)→枋寮車站(終點) 周邊景點及特色商家: 東津東隆亭牌樓、東港天主堂、鎮海公園、海之坵、豐漁橋船影、鱈魚香絲觀光工廠、福記古厝、大小港邊熱帶漁林、張家商樓 (張阿丁宅)、詩人步道、敬字亭(聖蹟亭)、枋寮漁港、枋寮鐵道藝術村、椰們餐旅-枋寮海景餐廳Pi coconut 交通指引 大鵬灣遊客中心 自行開車 國道3號-大鵬灣端交流道下-大鵬灣環灣道路。 大眾運輸 【公車】可搭乘9127、9127D公車路線,至大鵬灣站下車,步行約1分鐘即可抵達大鵬灣遊客中心 【高鐵轉公車】搭高鐵至左營站下-轉搭台灣好行9127D大鵬灣琉球線至大鵬灣遊客中心站下 推薦景點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大鵬灣位於台灣西南沿岸,是台灣最大的內灣,以獨特天然瀉湖景觀為特色,過去大鵬灣海域曾經是東港人養殖牡蠣的地方,滿滿的蚵架與蚵殼堆積的小島形成奇觀。如今是經過完整規劃的遊憩設施與生態保護區,配合東港的漁業、文化等等觀光產業形成豐富多元的國家風景區。 綠線-沿山綠廊自行車道 綠線/沿山綠廊自行車道 樂在騎中-耐力挑戰 車道簡介 車道總長約71.18公里,緊鄰185沿山公路縣道,自高樹大津瀑布往南行經瑪家鄉、泰武鄉、沿山休閒農業園區至新埤鄉等處,沿線擁有雋永的原民文化、豐富在地物產與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穿梭在沿山公路的自行車道上充滿綠意的廊道,放眼望去盡是濃密綠蔭,能盡情享受著大自然芬多精,沿途亦可見多處原住民部落,是條山巒美景與部落風情兼具的特色車道。車道路線有起有伏,不經意的轉彎處就可迎來不一樣的風景,雖然沿山自行車道有些許崎嶇蜿蜒,但在騎乘時也增加不少挑戰性和驚喜發現。 點擊查看完整地圖 推薦騎乘路線: 路線一 : 樂在騎中-耐力挑戰-29.8k 水門轉運站(起點)→大路觀主題樂園→鍾理和故居→大路關柴燒老麵店→大路關石獅子→賽嘉樂園→馬兒部落→大津瀑布(終點) 路線二:尋覓教堂藝文森呼吸之旅-37.6k 水門轉運站(起點)→禮納里部落→涼山遊憩區→銘泉生態休閒農場→沿山休閒農業區→屏東咖啡園區→天主教佳平法蒂瑪聖母堂→泰武鄉佳平村水泉山公園→古樓部落→天主教古樓法蒂瑪聖母堂→丹林吊橋→玉環天主堂(終點) 周邊景點及特色商家: 青山國小、萬金教堂、台灣金石咖啡休閒農場、山川琉璃吊橋、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屏東可可園區、屏東縣三地門鄉安坡社區發展協會、安坡部落遊客中心、安坡部落、涼山198-德文咖啡烘焙屋 交通指引 水門轉運站 大眾運輸 【公車】可搭乘8227、8228、8229、8231、8232、8233、511、假日603、假日605等公車路線,至水門轉運站下車 停車資訊 水門停車場(水門轉運站內) 推薦景點 鍾理和故居 鍾理和故居座落於屏東縣北大武山麓高樹庄新大路關(今屏東縣高樹鄉廣興村),為典型的客家合院(客語稱為夥房)建築。誕生於高樹大路關的鍾理和,是50年代台灣文學界的靈魂人物,一生致力於台灣文學的創作,也是臺灣後殖民時期的文學先鋒軍,其作品為臺灣文化重要資產之一,近年來已然成為研究新文學的熱門素材,誠為南臺灣六堆客家之光。 藍線-水岸藍帶 藍線/水岸藍帶 親子樂活奔馳吧 車道簡介 車道總長約91.12公里,橫跨長治鄉、鹽埔鄉、九如鄉、屏東市、萬丹鄉、新園鄉、等鄉鎮,在屏東河濱公園有「下淡水溪舊鐵橋」著名景點,在這除了飽覽高屏溪遼闊的河岸風景,河床地綠意滿滿的植被,河畔徐徐微風吹拂,使人心曠神怡。萬丹鄉、新園鄉交界一帶亦有泥火山特殊的地質景觀,幸運的話還可以撞見泥火山噴發的特殊場景,是條滿盈自然景觀的自行車道。 點擊觀看完整地圖 推薦騎乘路線: 路線一:親子樂活奔馳吧-16.4k 六塊厝火車站(起點)→高屏舊鐵橋(下淡水溪鐵橋)→屏東河濱公園→萬大牧場→萬丹泥火山(終點) 路線二:踏尋世代深度行-17.5k 萬金綠色隧道(起點)→屏東咖啡園區→泰武國小→萬金聖母聖殿→劉氏祠堂→五溝水聚落→五溝水和興夥房→萬巒彩繪吊橋→東港溪畔~萬巒河濱休閒步道→東港溪鐵橋→天使花園休閒農場(終點) 周邊景點及特色商家: 六塊厝火車站、下淡水溪鐵橋、屏東河濱公園、高屏溪舊鐵橋、萬大牧場、萬丹泥火山、進士第、鐵漢樓、觀海山房、東柵伯公、屏東咖啡園區、泰武國小、萬金聖母聖殿、劉氏祠堂、五溝水社區、萬巒彩繪吊橋、天使花園休閒農場。 交通指引 泰武國小 自行開車 國道三號:由麟洛交流道下,接台1線至南寧路轉勝利路至昌宏路轉營區路即可抵達泰武國小。 大眾運輸 【公車】可搭乘假日605A公車路線,至吾拉魯茲站下車,再步行約3分鐘即可抵達泰武國小 推薦景點 下淡水溪鐵橋 下淡水溪在高雄與屏東交界,為高屏溪之舊稱。由於河面寬闊,鐵路必須仰賴鐵橋的架設,火車才能通過。下淡水溪鐵橋的出現,正是縱貫鐵路開通的產物。下淡水溪橋在日治時期縱貫線抵達高雄後,由高雄經屏東、潮州到溪州的潮州線上,全長47公里鐵路的中段,也就是九曲堂附近。 擁有寬闊的視野與絕佳夕陽景色,近年來逐漸成為屏東最夯的打卡點。 靛線/單車鐵道 親子樂活向前行 車道簡介 車道總長約22.85公里,沿途行經屏東市區、麟洛鄉、竹田鄉、潮州鎮等鄉鎮,從屏東車站出發,行經屏東最新奪下美國繆斯設計獎首獎的「屏東縣民公園」,由荒廢27年的台糖舊紙漿廠改建而成,結合現代簡約風格與歷史遺構,變身為必訪的絕美打卡景點。車道至西勢車站後,沿途亦有許多觀光景點,其中不少景點與客家歷史文化相關,除了融入客家風情外,也能深入村里的生活圈,路上偶爾會巧遇從一旁經過的火車,清風徐徐,火車經過時的轟隆聲響、盡情享受著清風陣陣吹拂,賦有滿滿古早風味,增添騎乘自行車的樂趣。 點擊查看完整地圖 推薦騎乘路線: 路線一 : 親子樂活向前行-10.2k 屏東車站(起點)→屏東台糖冰店→屏東縣民公園→歸來車站(3D彩繪藝術)→麟洛站前廣場→屏安橋→六堆忠義亭→文筆亭→西勢火車站(終點) 路線二:穿梭古今回顧歷史-6.64k 竹田車站(起點)→竹田驛園→竹田→糶糴亭→竹田竹南村文筆亭→東港溪鐵橋→潮州鎮美食與古蹟→潮州車站(終點) 周邊景點及特色商家: 屏東縣民公園、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歸來車站、屏東菸廠文創園區、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不一樣鱷魚生態農場、牛大福、竹田車站、東港溪鐵橋 交通指引 屏東火車站 自行開車 1、沿台1線往屏東方向,接台3線繼續直行,轉建民路,接公勇路即可抵達屏東火車站。 2、國號三號:由台27線出口下交流道,往屏東方向前進,轉德和路接盛豐路,靠左進入海豐街,轉公勇路即可抵達屏東火車站。 大眾運輸 【公車】可搭乘505、506、509、513、515、516、1613、1656、1773、1780、1839、1873、8201、8202、8203、8208、8209、8210、8212、8215、8216、8217、8218、8220、8221、8223、8225、8226、8227、8228、8229、8230、8231、8232、8233、8235、8236、8237、8238、8239等公車路線,至屏東轉運站下車 【火車】台鐵─屏東站,各式列車皆有停靠,詳細列車時刻請至台鐵官網查詢。 停車資訊 屏東火車站西側計時停車場(屏東車站後站-公勇路上) 屏東火車站前永發停車場(屏東車站前站-光復路上) 推薦景點 屏東縣民公園 縣府將荒廢27年的台糖舊紙漿廠遺構活化再生,融入全新的殺蛇溪水岸藍帶與綠帶,打造台灣第一處以工業遺構為核心,複合水岸廊道的園區,園區總占地20公頃的地景,複合歷史、人文、生態、景觀、水岸等特質;獨特的設計,創造了銜古接今的全新地景,讓舊工業遺址以多元生態的休閒體驗樣貌再生。 靛線-單車鐵道 紫線/環(支)島線-屏東段眺望海天一線—走跳國境之南 車道簡介 車道路線由山線與海線交織而成,全長約258.76公里,沿途伴隨著綿延的山巒與遼闊的海岸風景,騎乘至恆春半島時更可沿著蔚藍海岸邊騎行,海天一色自在遨遊,迎著海風徐徐前行實在太享受!其中車城鄉著名的福安宮及沿路上的景點,讓遊客可深入瞭解在地的人文與風景,更有許多在地特色美食,是一條兼具人文、美景與美食的自行車道。 點擊觀看完整地圖 推薦騎乘路線: 路線一 : 眺望海天一線—走跳國境之南-69.6k 枋寮車站(起點)→枋寮漁港→海大大山小小→7-ELEVEN海豚灣門市→獅頭山廣場(絕美海景瞭望台)→枋山郵局→楓港海堤散步道→車城小尖山→猩猩石→海口漁港→黃金海岸景觀公路→黃金海岸→車城福安宮→車城龜山步道→後灣漁村(後灣海鹽故事牆)→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恆春轉運站(終點) 路線二:最南挑戰遇見旭海追日吧-89.8k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牌樓(起點)→船帆石小沙灘→船帆石→砂島貝殼砂展示館→龍盤公園大草原→小水漥大草原→港口吊橋→旭海美景→旭海沙灘→牡丹水庫→石門古戰場→四重溪溫泉公園→車城(公車站)(終點) 周邊景點及特色商家: 枋寮椰們海景餐廳Pi coconut、一冊大木家屋(預約參觀)、愛琴海岸海景休閒渡假園區、邵紅仁鴨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關山夕陽、福靈龜、墾丁白沙灣海灘、後壁湖、星砂灣、小巴里島岩、青蛙石、鵝鑾鼻燈塔、台灣最南點、滿州鄉賞鷹 交通指引 枋寮車站 / 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 自行開車 1、國道3號林邊交流道下左轉,轉省道台17線,經枋寮至楓港,接省道台26線至墾丁,經過墾丁夏都沙灘酒店,即可抵達墾丁牌樓 2、國道3號南州交流道下左轉,接台1線,轉中山路二段,再轉中興路即可抵達枋寮車站。 大眾運輸 【公車】可搭乘1773、1778、1780、9117、9188、9189等公車路線,至枋寮站下車,再步行約3分鐘即可抵達枋寮車站 【公車】可搭乘101、102、8248、8249、9117、9188、9189等公車路線,至墾丁牌樓站下車 【火車】台鐵─枋寮站目前僅停靠〔區間車〕,詳細列車時刻請至台鐵官網查詢。 停車資訊 大尖山A停車場(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牌樓旁) 推薦景點 枋寮漁港 枋寮漁港原利用枋寮河口的泊地供竹筏停泊,五十、六十年代以後因沿海漁業興起,捕撈技術及漁船載具改良,竹筏僅用於接駮漁貨,機動漁船因河口淤積無法停泊,錨定於海上。八十五年五月第二外港啟用升為二等港情況獲得改善,漁會更爭取設置直營生鮮漁獲超市,由漁民直營,供應新鮮多樣又價格較低廉的漁貨,以吸引外地遊客。 紫線-環(支)島線-屏東段 糖鐵自行車道 萬金可可森活行 車道簡介 糖鐵自行車道輔獲選全國「騎亮台灣-最讚亮點自行車道」的「特選佳作自行車」將台糖五分車廢棄舊鐵道活化成自行車道系統,全長約30.61公里,連結185縣道沿山公路,串起萬巒鄉、潮州鄉、崁頂鄉、南州鄉與林邊鄉等5鄉鎮的觀光景點,透過自行車視野,展現低碳、慢活兼具休閒的屏東小鎮新風貌。 點擊觀看完整地圖 推薦騎乘路線: 路線一 : 萬金可可森活行-17k 糖鐵自行車道(起點) →屏東咖啡園區→萬金聖母聖殿→趣訪農園(需預約) →屏東可可園區→大樹祈福林地→台灣金石咖啡休閒農場→水泉山公園(終點) 路線二:宗教古蹟知性行-48k 糖鐵自行車道(起點)→三皇宮→萬金聖母聖殿→萬巒彩繪吊橋→萬巒豬腳街→可茵山可可莊園→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屏東戲曲故事館→潮州綠色隧道→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玉環天主堂→天主教法蒂瑪聖母堂→大樹祈福林地(終點) 路線三:漁村濕地親水行-28k 糖鐵自行車道21.6KM處南州糖廠(起點) →ma-mom-mom咖啡館→林邊光采濕地→崎峰濕地→大鵬灣濱灣之心(終點) 周邊景點及特色商家: 萬金聖母聖殿、屏東可可園區、水泉山公園、牧羊小徑、屏東縣遙控無人機飛行場、南州糖廠、法蒂瑪聖母堂、南州糖廠、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玉環天主堂、屏東咖啡園區、藝識咖啡、台灣金石咖啡休閒農場、萬金冰Bar咖啡館、涼涼駕到、趣訪農園、可茵山可可莊園、加走咖啡生態休閒園區、萬巒豬腳街、家樂檸檬、ma-mom-mom咖啡館 交通指引 泰武國小 自行開車 國道三號:由麟洛交流道下,接台1線至南寧路轉勝利路至昌宏路轉營區路即可抵達泰武國小。 大眾運輸 【公車】可搭乘假日605A公車路線,至吾拉魯茲站下車,再步行約3分鐘即可抵達泰武國小 推薦景點 萬金聖母殿 萬金聖母聖殿位萬金村,清同治年間由西班牙神父郭德剛所創建。自民國49年(1960)重修至今一直維持現狀,是台灣最古老的教堂。同時榮獲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批示為「聖母聖殿」,其地位僅次於羅馬梵諦岡教廷的大教堂。堂內屋頂十字架旁有一小石碑,此乃同治皇帝特賜「奉旨」照准及「天主堂」聖石,於1875年鑲在聖堂正面山方,自此官兵路過必下馬行禮。 建築材料則由福州把福杉結成木筏,隨海漂流至東港,再以牛車運回。泥、木匠大多來自福州、廈門、澎湖。聖堂大鐘則遠自西班牙運來,遊行用的聖母轎則由福建名彫刻家倦鐫刻,美侖美奐,百餘年來均完整無缺。民國73年7月20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敕封高雄教會,萬金莊聖母無染原罪大堂為「宗座聖殿」。同年,內政部亦核定為屏東縣文化貴產第三號三級古蹟。 糖鐵自行車道 大鵬灣&小琉球線 大鵬灣海島假期悠遊環島行 車道簡介 大鵬灣段車道全長約31.7公里 大鵬灣擁有潟湖景觀、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有東港小巨蛋之稱的新一代地標濱灣之心等景點,提供遊客悠遊環湖的追風之旅。騎乘在車道上望向百畝魚塭,另一頭是一望無際的壯闊大海,午後落日餘暉晚霞點綴,更是愜意撩人,騎乘之餘別忘了到東港華僑市場品嚐物美價廉的海產美食,也別忘記購買伴手禮帶回家和親友們分享喔。 小琉球全長約13.2公里 位在台灣南部外海的島嶼,其溫暖的海水孕育千種以上的珊瑚礁,最顯眼知名的花瓶岩地標,隨著燦烈的光影移動與四季的變換,讓花瓶岩呈現不同的風貌,島上的珊瑚群礁自然景觀與絕美的海岸風景,宛若仙境般,洋溢著海島風情,騎著自行車馳騁小琉球線,使人放鬆享受愜意的騎乘之旅。 點擊觀看完整地圖 推薦騎乘路線: 路線一 : 大鵬灣海島假期悠遊環島行-12.5 大鵬灣跨海大橋(起點)→濱灣碼頭-東港小巨蛋→大鵬灣帆船基地→崎峰濕地→左岸濕地→右岸濕地→落日灣→大潭濕地公園→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大鵬灣三孔橋(終點) 路線二:小琉球海島假期悠遊環島行-11k 琉球遊客中心(起點)→杉福生態廊道→山豬溝生態步道→烏鬼洞→藍海亭→小琉球永安橋遺址→落日亭→觀音石→老鼠岩→厚石魚澳→倩女台→琉球遊客中心(終點) 周邊景點及特色商家: 東港華僑市場、豐漁橋船影、東港東隆宮、東津東隆亭牌樓、海之坵、東港河堤公園、鎮海公園、青洲濱海遊憩區、鱈魚香絲觀光工廠、林邊光采濕地農圃、林邊光采濕地、小琉球杉福潮間帶、厚石海岸、花瓶石、肚仔坪、龍蝦洞 交通指引 大鵬灣跨海大橋 / 琉球遊客中心 自行開車 1.國道3號-大鵬灣端交流道下-大鵬灣環灣道路。 2.國道1號-五甲系統交流道-省道臺88線-萬丹交流道下-省道臺27線-省道臺17線-縣道187線-博愛街-朝隆路-東港碼頭-搭船-小琉球。 3.國道3號-林邊交流道下-省道臺17線-縣道187線-鄉道屏63線-朝隆路-東港碼頭-搭船-小琉球。 大眾運輸 【公車】可搭乘9127D公車路線,至濱灣碼頭站下車 【公車】可搭乘9127D公車路線,至東琉線碼頭站下車,或搭乘8203公車路線,至東港碼頭站下車,再步行約4分鐘,轉乘交通船;至島上搭乘601、601A公車路線,至花瓶岩(遊客中心)站下車 推薦景點 鵬灣跨海大橋 如果說跨越兩個里鄰的期待,是鵬灣跨海大橋乘載的甜蜜負荷;那連接內外海開啟的那道自由,就是台灣目前最獨一無二的溫柔設計。 鵬灣跨海大橋是連接起南平里與嘉蓮里的交通樞紐,全長579公尺,橋面寬30公尺,於2011年3月正式通車啟用,本座跨海大橋為特殊三向度設計的斜張橋,橋身側看如揚帆啟航,背面如第一個英文字母A;最大的特色還是全台首座可開啟式的橋樑。 大鵬灣&小琉球線

  • Pingtung

    Item List TAIWAN HI新園海洋航運園區 搭船前往小琉球新選擇! TAIWAN Hi 新園海洋航運園區 正式開幕 小琉球去年登島人次將近300萬人次,更是逐年增加,為了紓緩東琉線交通壅塞問題,縣府大力爭取鹽埔漁港建設,從2020年起規劃新園海洋航運園區,結合候船、停車、公車轉乘、觀景及休憩等多元服務! 「鹽琉線船運服務中心」的純白建築,融合船艦及海洋元素,預計將紓解東港漁港1/3往返小琉球的人潮,觀景平台一邊能遠眺大武山、另一邊能俯瞰漁港,打造南台灣觀山海、賞落日新地標! TAIWAN Hi有四個意涵:「Hi」、「High」、「海」和「Highway」,台灣是海洋國家,鼓勵大家親近海洋,縣府從建設做起,給大家更舒適、更便捷的交通環境! Read More 三地門文化館 位於三地門鄉中山公園裡的三地門文化館,是三地門鄉公所打造,文化館所在位置,是日據時期流傳下來的神社。目前委託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經營,可說是三地門藝術工藝展售的窗口,館內規劃有「文物展示區」、「視廳室」、「交誼廳」和「觀景台」,還有座有著巨大老鷹雕塑的部落廚房,集聚了當地的藝術創作和產業,充分展現排灣文化特色。除了豐富的展覽以外,左側廣場可見巨型架高的陶壺和原風圖騰,右側的草坪地則是觀景台,帶有原風的建築掩映在綠樹間,登上觀景台二樓,可遠眺山林和溪流風光。 Read More 三地門藝術村 三地村是屏東縣三地門鄉的政經中心,街景是整齊的棋盤格局,沿坡地而蓋的建築物,從遠處看過去,呈現緩升的階梯式排列,形成特殊的部落風貌。三地村以工藝創作聞名,各種工藝品的藝術水準極高,不僅可以帶動當地的觀光發展,同時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 走訪三地門藝術村不難發現,展示陶藝、石雕、木雕、琉璃珠、原風服飾的工藝館和博物館到處林立,每一處工藝館所呈現的藝術風味不盡相同,但都充分展現排灣族和魯凱族的創作能量,賦予每一件工藝品別有特色的藝術生命,走在瀰漫豐厚藝術氣息的三地門,就彷彿置身一座充滿濃濃原民風情的藝術寶庫。 早年的排灣族和魯凱族人是以琉璃珠作為傳家之寶或嫁娶聘禮,具有掌握權力與貴族地位的象徵,而不同的琉璃珠還蘊藏著高貴、守護、勇氣、摯愛、豐收、思念等意義,也因此顏色炫麗迷人的琉璃珠是很受歡迎的工藝品,常設計為手鍊、項鍊、手機吊飾等飾品,簡簡單單的造型就相當漂亮,而這裡也有琉璃珠DIY課程,讓遊客親身體驗燒製琉璃珠的樂趣。 許多排灣族及魯凱族的藝術家們,多以個人工作室的型態從事藝術創作,譬如知名雕刻大師撒古流,精通雕刻、繪畫與陶藝,創作題材多來自於日常生活或神話故事,雕工細膩是其特色;而以陶藝創作知名的峨格大師,則擅長將原住民圖騰運用在陶藝作品裡。或許,在不受拘束的空間下,這些藝術家才得以揮灑出迭有特色的藝術作品,有機會拜訪藝術家工作室,也一定會被他們專注的創作精神所感動。 走訪藝術村之餘,還可以順道參觀口社村,該村環境原始幽靜,溪谷景致尤其絕美迷人,岩壁、巨石、溪流構成流連忘返的主因;行走於舊沿山公路時,可遠眺一座造型優美的吊橋,在公路不遠處,則有一座建於日據時代的取水廊道,是非常珍貴的歷史遺蹟。位於三地村的棋盤巷弄裡,有著全村村民的集體創作,用現代工藝創造的生活之道,融合傳統思維,在步道上呈現出三地門的工藝,長達453公尺,步道上共有1212塊美麗的陶板是由部落裡的老人和小孩共同繪製鋪成。 Read More 不一樣鱷魚生態農場 探索位於屏東潮州的不一樣鱷魚生態休閒農場,這裡結合了農村體驗與生態旅遊, 是擁有很多「不一樣」元素的親子農場,為您和您的家人提供一個與眾不同的旅遊體驗,二代經營轉型後以「大人輕鬆、小孩放風」的理念,經營親子共遊,並常常舉辦各種親子、音樂,爬樹、昆蟲、食農等活動,除了有多品種的鱷魚和親近人的小動物、包括雞、鵝、象龜,還有在地種植的黃金果,園區還有專業的導覽人員,定時親切導覽互動,介紹鱷魚的故事,讓小孩開心,大人放心。 園內許多三四十年以上的大樹環繞與青青大草地,也有通風的大棚架,適合舉辦各種親子休閒活動,戶外教學,在青青草地上開心安心得玩耍,享受特色潮州在地奶茶,農場蔬菜拿鐵,黃金果酵素,三兩好友,小孩跑跳,大人放鬆愜意度過一個身心充電的愉快假期, 農場交通地點方便,開車或搭火車,容易就能到達,讓人有一轉眼就從都市到達大自然的感覺,很適合納入屏東旅遊行程的半日遊景點,體驗不一樣的親子共遊,讓農場成為愉快假期的一部分。 更多即時資訊: FB:https://www.facebook.com/crocodile.farm/ IG:https://www.instagram.com/croc_farm/ 官網:http://www.crocodile-farm.com.tw/ Read More 九如三山國王廟 位在九如鄉九明村的三山國王廟創建於1651年(明永曆5年),距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少見翻新或擴建,仍保持著傳統建築格局的客家古廟宇,目前已被核定為三級文化古蹟。 「三山」原來是指中國廣東的三座名山――獨山、明山與巾山,群住在此的居民因為敬仰山神,進而產生「三山國王」的地方信仰。根據鄉野文獻記載,最早的三山神傳說出現於隋朝,這三位山神自稱是兄弟,因為受領天意,所以分別鎮守獨山、明山與巾山;更有此一說,宋朝於開疆闢土之時得到三位山神的協助,因而順利打下江山,所以被受封為三國王。雖然這些傳奇故事已經難以考證,不過卻深深凝聚當地客家居民的宗教信念,讓信仰遍地生根。 以外觀來看,九如三山國王廟的屋脊採燕尾造型的三川脊,遠望很有流線感;建築格局為三殿二廂房,以交趾陶、木造樑柱、石造牆柱為裝飾主體,其中的花、鳥、神、獸等彩繪及雕工頗見巧思;殿與殿之間以廂廊相接,並有前廟埕與中廟埕;廟內懸掛的「慧光南海」、「威震海東」匾額、神龕、香爐、籤筒等都是相當珍貴的歷史文物。 「三山國王廟王爺奶奶回娘家」是年度的文化祭盛事,主要是由麟洛鄉的信徒前往九如三山國王廟迎接王爺奶奶回娘家作為開場,經過數日,再換九如鄉的三山國王廟信眾恭請王爺奶奶回駕,整場活動的最高潮是請當年度的新生男丁持香提燈隨王爺奶奶金鑾遶境,祈求地方順利平安,是一項融合溫馨畫面的宗教儀式。 Read More 九如全人照顧園區 建築1樓為日照中心,提供失能長輩生活照顧,2樓為樂活健身中心,邀請專業教練及物理治療師安排多元運動課程,更包括雲端化的運動機台及專業烘焙教室,結合運動與營養。 3樓是親子共伴基地,有不用曬太陽的室內沙坑、溜滑梯、球池、彈跳床,還能開滑步車兜兜風,更有藏書超過3千本的繪本屋,孩子進來能動能靜。 Read More 九棚大沙漠 九棚大沙漠,又名港仔沙漠景觀區,地屬屏東縣滿州鄉港仔村,形成於九棚溪出海口,面積廣達200多公頃。沙漠成形的主要原因在於九棚溪及沿海的泥沙成片堆積在岸邊後,受到東北季風向內陸吹拂的影響,使生長在岸邊的林樹群被泥沙層層覆蓋,漸漸形成沙丘,再因為地形與風向的緣故,又變化成沙丘斷層、沙壁、沙浪、沙河、沙紋等特殊地理景觀。 站在山腳下往山頂處看過去,感覺上,距離好像不太遠、坡度好像不太陡,但想要以雙腳征服這座沙丘其實很不容易。看似緊實的沙面,每踏出一步,整隻腳先下滑幾公分,然後就陷落在沙窩裡,想要一股作氣往上衝,這片軟綿綿的細沙就是會讓雙腳施展無力,最後只好在沙丘上「慢步」,一點一點的往山頂推近。 爬上山頂之後,視野登時開闊,對照腳底下黃茫茫的沙漠風情,遠方的溪海山巒彷彿柔情許多,多了綠意,也多了蓬勃生氣;回頭看著來時腳印,怎麼還覺得步履沉重,原來鞋裡多了細沙訪客,把鞋脫了,倒一倒、清一清,順帶赤腳感受沙的熱度,那好像是一種熱情的溫度。 有人形容登山的難度是「上山辛苦,下山輕鬆」,但征服沙漠山則是「上山吃力,下山費力」,原本想安安穩穩踩在沙堆上,但可能一不小心就跌坐在細細軟軟的沙堆裡,那就索性滑下山吧!讓背貼著沙,請身旁好友助推一把,體驗一場難得的滑沙樂趣。 Read More 二峰圳文化廊道 【二峰圳文化廊道】The Undeground Dike, Erfeng Canal ★2008年登錄為文化景觀 二峰圳,臺灣偉大的水利工程。它是一個水利建設的寶庫,一個兼具環境及生態保護的水利設施。於1923年日據時代,臺灣糖業株式會社為開墾蔗田,需充足灌溉用水,水利技師鳥居信平至來義鄉位於小丹林村的「喜樂發發吾」部落附近,發現來社溪及上游的瓦魯斯溪,水量豐沛,卻因季節性水量差異大,而形成「有水不能用」的窘境。故經由調查發現因地質透水性佳,水流滲入地表形成伏流,此區域地下儲水豐富,並決定採「地下水庫」的做法,動員當時本鄉的原住民族人,高達14萬人次,辛苦的建造此工程,從勘查到完工歷時了7年時間完成。 屏東縣文化處在2008年初公告,二峰圳從一號井到台糖萬隆機場分水工,這段總長3252公尺的圳路,為水利設施的文化景觀。流經村落的明渠,提岸兩旁種植山芋等作物,清澈見底的溪水,循著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的古道,俯瞰南大武山下的二峰圳,彷彿聽見族人工作時輕唱的古謠聲,遙想這些努力親手建造嘉惠後代的地下水庫的族人們工作模樣,更能了解水資源的重要性。 運作至今近百年的二峰圳,除了對臺灣水利的貢獻之外,過去吸引著從舊部落翻山越嶺的族人,舉家於此附近土地重新建立新部落,也是過去協助此項工程建造的男女族人相會的地方,代表著柔水依戀的牽絆,有著細水長流的情感。 整個二峰圳集水廊道,因著清澈的溪水,水質優良,歸功上游的原住民部落族人對於土地環境的保護,二峰圳才能擁有豐沛的水源及清澈水質,灌溉滋潤下游整片土地,也形成一處文化廊道,成為了來義鄉最佳的環境教育場域。 ⊙「側向溢流堰」戲水區,不分平、假日皆有開放,開放時間為 08:00-17:00。 ※暑假期間,開放時間調整為 08:00-18:00 如遇天候不佳,視情況將緊急關閉,暫不開放民眾進入。 另戲水區仍具有危險性,12歲以下孩童進入,務必由成年人陪同。 ▓交通動線 國道3號接88快速道路下竹田交流道,右轉接台1續行約10分鐘,左轉接185甲縣,續行20分鐘接屏110鄉道經過古樓社區活動中心,往來義鄉小丹林社區,續行約10分鐘達來義大橋入口處左轉抵「二峰圳」主要圳體。 ▓注意事項 本區域公告列為文化景觀,依文化資產保護法相關規定進行保護。 (一) 本區域仍是民生及灌溉用水,請勿在渠道內戲水,避免汙染水源。 (二) 二峰圳渠水流經部落,進入部落觀看渠道,請在安全圍欄範圍內觀賞,切勿進入圳道,以免發生危險。 ※如有相關景區,請洽來義鄉公所08-7850251 相關二峰圳導覽事宜,請洽喜樂發發吾社區發展協會解說隊 粉絲專頁:走讀二峰圳 ari ma siljevavav Read More 五溝村劉氏宗祠 清朝年間,許多客家移民陸續前來屏東萬巒一帶定居、開墾,隨著移民人口越來越多,墾荒範圍也更形擴大,五溝村因此形成;五溝村為一座客家村落,庄內仍保存許多百年以上歷史的景物,譬如劉氏宗祠、進士第、吳家夥房、半月池、觀海山房、忠勇祠、鍾家古厝、映泉禪寺、南柵伯公等,連結成五溝聚落的文物景觀區,當中以劉氏宗祠最著名。 劉氏宗祠是南部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合院建築,宗祠內隨處可見勉勵子孫做人處事及勤讀好學的箴句,像是「處事謙恭禮克盡,居家孝弟順當全」、「忍是積德門,善為傳家寶」、「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讀書耕田」等,皆刻劃出劉氏宗族重視學識與修養的程度,也種下家大業大的根基。 劉氏祖先來自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招福鄉八輪車戶的客家人,經查證為漢高祖劉邦的直系後裔,西元1780年(清乾隆45年)開始,劉氏子孫陸續涉水來到五溝水拓荒開墾,並於西元1864年(清同治3年)創建劉氏宗祠。劉氏宗祠初建時只有左右兩橫屋,先後增建左右「重光樓」、「燃藜閣」外橫屋、花園、巴洛克風格圍牆、鴛鴦涼亭,無論構造、建材或建築規模,都顯示劉氏當時的權勢與地位。 宗祠的棟樑、門板、石柱、香爐、交趾陶都來自大陸閩南一帶,而門樓及屋頂兩側則採燕尾設計,前門的燕尾線條優雅翹起,脊背以雕花剪黏裝飾,正廳的燕尾造型則較為樸實,脊背部份雕以鏤空花磚,燕尾建築主要也是象徵族人金榜題名與榮任高官之意。 宗祠的方位為座西向東,門樓、外埕、鴛鴦涼亭周圍種植茂密花樹,大門口蟠居一對洗石獅子,圍牆前有一條潺潺東流的小河,象徵劉家子孫生生不息、財源滾滾之意,整體環境優雅而寧靜。從劉氏宗祠的建築格局,可以看出早期客家人對於祖先慎終追遠的深厚觀念,以及對地理風水上的重視。 Read More 伯勞鳥生態展示館 全國第一座「伯勞鳥生態展示館」座落於台26線楓港國小旁,前往墾丁國家公園屏鵝公路邊。原本是一處廢棄之舊軍營,98年申請計畫以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方式所建立完成。館內陳列很多伯勞鳥珍貴之相片、影片、文創商品,來館更可以一窺分佈全球各地之伯勞鳥圖鑑。館內配置有專人為客人做詳盡之伯勞鳥專業解說,完全發揮了伯勞鳥保育共生、護鳥宣導、導覽解說、DIY體驗等多元化之功能,是集教育、文化、娛樂於一身之館舍。因應每年四、五百萬到恆春半島旅遊民眾,及諸多學校學童之戶外教學之需要,增添遊客體驗較深度、多樣化、充實、豐富的「知性之旅」。 更多資訊請看以下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57205849769 Read More 佳冬蕭家古厝 佳冬蕭家古厝建於清咸豐年間,由蕭家第19代祖先來台經商致富後,聘請唐山師傅仿故鄉廣東梅縣的大宅格局而興建,其建材都是由中國運送來台。古厝採用雙回字型的客家圍籠屋形式,在格局或細部雕飾上都相當考究,使這座建築不僅充滿傳統客家大宅的建築之美,還融合河洛式的風格,並是台灣少見的五落大厝之一,顯現氣勢十足的大宅院外觀,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蕭家古厝採五進式圍屋格局,第一堂為門廳,第二堂供奉神祖牌位,第三堂供奉天地君親師、土地公、井灶龍君等,第四堂為明德居,第五堂為住家,其建築特色在於藉由屋脊的高度,反映中國尊卑次序的傳統倫理觀念;值得一提的是步月樓,以前被規劃為書房,也是文人雅士聚會的地方,但在台灣割讓給日本,因六堆客家人不願屈服日本人統治,曾發生六堆史上著名的步月樓戰役,至今仍可在步月樓牆壁見到彈孔,訴說著六堆先民抗日的英勇精神。 佳冬蕭家古厝在經過整修,保留碾米、釀酒、染布起家時的生活空間原貌,並以「活古蹟民營化」的方式對外開放參觀,安排鄉土藝人作品展出、客家山歌及八音團練展演空間,希望推廣為佳冬地區的文化會館。 在參觀完蕭家古厝,可轉往鄰近的褒忠門(又稱西隘門),這是六堆的客家人為避免外人侵擾所興築的柵門,屬關塞型隘門,採硬山擱檁式結構,以紅磚、白灰和少許木材混建而成,屋脊採燕尾形式,門額兩側有圓洞,為防禦用的銃眼,是極賦歷史價值的遺蹟。 Read More 佳德谷植物園區 「佳德谷」排灣語稱「gidaku」,是「位於部落下方」之意,舊時隸屬於牡丹社,也是各部落族人聚集、交換意見的地方。有鑑於數百年來祖先累積的生態與植物應用的知識,在時間變遷下逐漸流失,且因為部落人口大量外流,造成傳統語言與部落歷史文化出現斷層,因此,部落族人決定成立協會經營「佳德谷原住民植物生活教育園區」,作為文化傳承、旅遊發展的基地,除了提供排灣族風味餐,更種植通過有機認證的香草,作為各種香草產品,並且展售部落工藝品,發揚原住民的工藝美學。 Read More

  • 屏東市

    屏東市 Anchor 1 TOP 屏東市舊稱『阿猴』、『雅猴』,昔日原為平埔族阿猴社的聚落,漢人的開墾活動根據歷史文獻資料記載約在1684年左右,有從中國福建省海澄縣移民來到此地開墾,逐漸地出現聚落和村莊,在乾隆年間形成了名為『阿猴街』的發展市集,在1836年建起城牆防止宵小、原住民的突襲和械鬥衝突,有了完善的社會發展;1895年甲午戰爭後台灣割讓給日本,1920年台灣總督府調整全台行政區域,官員見此地處於半屏山東方因此將此地改名為屏東,並設置屏東街,又於1933年改為屏東市;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將附近的萬丹鄉、九如鄉和長治鄉成為個省轄市,至1950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將屏東市分出成立縣轄市並下轄79個里至今。 屏東市因日治時代為航空重鎮,戰後留有著許多航空基地及軍事設施,因此國民政府進駐屏東市的部隊以空軍居多。基於解決陸續進駐的空軍部隊及其眷屬的居住需求,屏東市前後興建了約20個眷村及3個職務官舍,在縣府的努力下, 2018年爭取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屏東飛行故事再造歷史場域計畫」,陸續完成修復屏東勝利、崇仁(成功區)、崇仁(通海區)眷村的眷舍空間;同年並將園區正式命名為「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形成了特色創意聚落以及街區,加上推動及扶植地方文創人才,加大了屏東在地文創能量的永續發展。 屏東市位於屏東縣西北部,南與萬丹鄉為鄰、西隔高屏溪與高雄市大寮區和大樹區接壤、東為長治鄉和麟洛鄉毗鄰、北邊則是九如鄉,總面積約為65.067平方公里,是屏東縣的縣治中心也是主要發展的地帶;屏東市地處屏東平原之上,地勢平坦,物產豐富,充滿南國風情,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25℃,也因為是全台灣日照時數最長的城市,而有「太陽城」的封號。農產豐富,像是熱帶水果椰子、蓮霧、鳳梨和香蕉以及其他蔬果如綠竹筍、茄子和牛蒡,都是屏東市農產量的最大宗。 推薦景點 屏東西市場 Read More 縣民公園 Read More 勝利星村 V.I.P Zone & 遺構公園 Read More 屏東美術館 Read More 屏東演藝廳 Read More 屏東演武場 Read More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 Read More 邱姓河南堂忠實第 Read More 屏東藝術館 Read More 職人町 Read More 屏菸1936文化基地 Read More 屏東書院 Read More

  • 屏東西市場

    屏東西市場 屏東市 更多詳細資訊 週二~週日 10:00~19:00 周一公休 屏東西市場 華麗變身!攤商進駐搶先試賣! 屏東西市場是老屏東人的回憶,現在以全新面貌強勢回歸,攤商陸續進駐,幫大家搶先開箱! 這是屏東首座有空調的五星級綠建築市場,逛街買菜可以吹冷氣,攤位涵蓋在地生鮮、蔬果、熟食、生活百貨等日常所需,更有滿滿人情味,來西市場一次購足! 陪你暢遊屏東 Copyright © 2025 Pingtung County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屏東縣政府 版權所有 地址:90001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電話:08-7320415 傳真:08-7327445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12:00 13:00~17:00 < 回鄉鎮介紹 < 回首頁

  • 鄉鎮介紹 | 屏東旅遊網

    屏東33鄉鎮介紹 MAP 屏北 屏東在這裡! 屏東舊稱「阿猴」,明鄭成功時期屬萬年縣(州),清代隸鳳山縣、恆春縣,日治時期,先後隸臺南縣、臺南民政支部、鳳山縣、臺南縣、阿猴廳、恆春廳等。西元1902年初設阿猴廳阿猴街,至1920年改稱高雄州屏東郡屏東街,復又於西元1933年改為高雄州屏東市,西元1933年12月屏東市升格為屏東市,民國34年臺灣省光復即於翌年初設置屏東市政府,直隸省署,西元1950年10月臺灣省縣市行政區域調整合併屏東市及潮州、屏東、東港、恆春等四區設屏東縣,縣治置於屏東市,目前縣內共33鄉鎮市:屏東市、潮州鎮、東港鎮、恆春鎮、萬丹鄉、長治鄉、麟洛鄉、九如鄉、里港鄉、鹽埔鄉、高樹鄉、萬巒鄉、內埔鄉、竹田鄉、新埤鄉、枋寮鄉、新園鄉、崁頂鄉、林邊鄉、南州鄉、佳冬鄉、琉球鄉、車城鄉、滿州鄉、枋山鄉、三地門鄉、霧臺鄉、瑪家鄉、泰武鄉、來義鄉、春日鄉、獅子鄉、牡丹鄉。 鄉鎮搜尋 關鍵字 分類 屏北 屏中 屏南 內埔鄉 霧台鄉 瑪家鄉 三地門 麟洛鄉 屏東市 長治鄉 鹽埔鄉 九如鄉 高樹鄉 里港鄉

  • 旅遊資訊 | 屏東旅遊網

    屏東美學刊物 季節性推出的屏東刊物,按照各式不同主題,詳細介紹屏東在地的文化、慶典、活動、美食,由了解屏東大小事的主編們帶你走訪不一樣的屏東,體會體感與內心都多一度的屏東。 屏東SOLO 33鄉鎮私藏景點 ⎾覓屏東⏌旅遊年刊 2024屏東好物 屏東本事季刊 Amazing Pingtung 雙月刊 屏東SOLO 33鄉鎮私藏景點 ⎾覓屏東⏌旅遊年刊 2024屏東好物 屏東本事季刊 Amazing Pingtung 雙月刊 屏東SOLO 33鄉鎮私藏景點 ⎾覓屏東⏌旅遊年刊 2024屏東好物 屏東本事季刊 Amazing Pingtung 雙月刊 屏東SOLO 33鄉鎮私藏景點 ⎾覓屏東⏌旅遊年刊 2024屏東好物 屏東本事季刊 Amazing Pingtung 雙月刊 屏東SOLO 33鄉鎮私藏景點 ⎾覓屏東⏌旅遊年刊 2024屏東好物 屏東本事季刊 Amazing Pingtung 雙月刊 屏東SOLO 33鄉鎮私藏景點 ⎾覓屏東⏌旅遊年刊 2024屏東好物 屏東本事季刊 Amazing Pingtung 雙月刊 觀光地圖與摺頁 準備好來一趟輕鬆無負擔的小旅行了嗎? 專為銀髮朋友和無障礙族群設計的旅遊摺頁來囉 集結春夏秋冬20條旅遊路線,不管是一個人、和朋友結伴,還是全家出遊, 都能放心玩、輕鬆走 玩的安心→哪裡有坡道、友善廁所、停車場,通通幫你標到好! 玩的自在→交通資訊清楚,讓你說走就走! 玩的精彩→不同季節、不同玩法,讓你四季都能找到好行程! 玩的滿足→必吃、必買一次收錄,讓旅程更豐富! 由落山風吹拂而劃定的區域。由199縣道與200縣道串連,範圍涵蓋屏東牡丹鄉、車城鄉、滿州鄉,及恆春出火地質公園。涵蓋豐富地景樣貌、人文歷史、物產資源,彰顯此地的豐裕之美。 在這裡,一起沿著199縣道、200縣道走訪歷史景點,尋訪琅嶠的故事。不論是沙漠或濕地、森林或草原、溫泉或銀河,都能一次體驗! 點這看詳細資訊 點這看詳細資訊 點這看詳細資訊 屏東全攻略3.0 屏東怎麼玩、新景點在哪、要怎麼到,這裡全都讓你知道!! 還有外語版本,讓海外旅客也可以輕鬆玩屏東~ Download 韓語 / 한국인 Download 英語 / English Download 印尼文 / bahasa Indonesia Download 泰語 / ไทย Download 越南語 / Tiếng Việt Download 日文 / 日本語 點這看中文版 ➤ 繁體中文 / Tradionnal Chinese ➤ English ➤ 日本語 ➤ Bahasa Indonesia ➤ 한국인 ➤ 星空旅遊地圖摺頁 Pingtung Adventure Guide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屏東市區友善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屏東公車路線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屏東旅遊攻略手冊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拾美步道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竹田雙語友善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2024涼夏祭冰品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騎旅屏東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2024 PINGTUNG STARRY TRAVEL MAP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星空旅行地図(日本語)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屏東穆斯林友善旅遊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屏東旅行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夏季熱情景點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屏東六堆景點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勝利星村老樹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跟著山川琉璃吊橋嬉遊尋味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萬金糖鐵自行車道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水門轉運站觀光導覽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高樹文化產業觀光導覽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身心障礙者復康巴士交通服務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屏東可可聚落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屏東可可品牌介紹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恆春旅遊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恆春半島旅遊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斯卡羅王國暨牡丹社風雲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小琉球環保減塑旅遊地圖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屏東市中華一條街 更多資訊 / More details 其他 屏東藝遊表演節目指南 茂林國家風景區導覽 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導覽

  •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東港鎮 更多詳細資訊 開放時間: 每日08:30~18:00 大鵬灣古稱「鱉興港」、「茄藤港」、「關帝港」及「南平港」,日治時期則稱為「大潭」,為二次大戰日軍侵略東南亞的軍事,西元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接管後,才改為「大鵬灣」。大鵬灣是林邊溪及東港溪從上游挾帶泥沙入海,再經海流、季風的漂送形成沙嘴沈積現象,所圍成的水域面積為532公頃,是臺灣最大單口囊狀潟湖。為保有這天然特殊的潟湖景觀,西元1997年成立「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是為交通部觀光局第四個國家級風景區,西元2000年「小琉球風景特定區」為觀光發展需要併入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內。大鵬灣主要的遊憩據點有恆春半島旅遊服務中心、青洲濱海遊憩區、大鵬灣海洋休閒特區、環灣自行車道,搭乘遊艇環繞大鵬灣,可欣賞紅樹林生態,並可至「蚵殼島」探訪大鵬灣水域養蚵傳奇。在未來的規劃中,大鵬灣將興建賽車場、國際觀光旅館、主題遊客區、高爾夫球場、遊艇港等,使大鵬灣成為「國際級水上休閒渡假基地」。 陪你暢遊屏東 Copyright © 2025 Pingtung County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屏東縣政府 版權所有 地址:90001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電話:08-7320415 傳真:08-7327445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12:00 13:00~17:00 < 回鄉鎮介紹 < 回首頁

  • 竹田驛園

    竹田驛園 竹田鄉 更多詳細資訊 開放時間: 平日09:00~17:00,週一休館 興建於1940年的竹田車站,是南迴鐵路枋寮線碩果僅存的木造火車站,它是一座仿西洋風格的建築,在營運量逐漸下降的情形下,台灣鐵路局原本決定拆除,但在當地居民及藝文界人士的積極努力,終於獲得保存,經過重新改造後,納進周邊具有歷史年代的建築一同劃為文化保存區,並命名為「竹田驛園」。 竹田驛園所保留的設施除了木造火車站、木造油庫房、站房、候車室、穀倉、碾米所、澡堂和古井之外,還包括李秀雲先生攝影紀念館、池上一郎博士文庫、竹田文化館、德興碾米廠、湧泉生態池、火車風情咖啡屋,使竹田驛園散發濃厚的古樸之美。 李秀雲先生攝影紀念館於原本是一座廢棄鐵路倉庫,重新整修後改為攝影主題館,館內長期展覽許多不同主題的老照片及攝影家李秀雲的文物展,具有保留歷史紀錄的意義。池上一郎是日本軍醫,當年總為貧苦村民免費看診,當地居民感念他的仁心仁術,特別以他之名成立池上一郎博士文庫,館藏書高達十大類、五千多冊,而且全為日文書籍。 竹田文化館也是舊時的鐵路倉庫,整建後除了成立藝術教室,主要作為傳統農具及不定期藝術展的展示館,使遊客或當地民眾能夠更了解竹田的歷史。建於1942年的德興碾米廠,連碾米管路都是木構造為最大的特色,由於早期的竹田是稻米集散地,因此碾米廠到處林立,由此可見當時農業發展的盛況。 湧泉生態池裡種植美麗的蓮花,並棲息一群青蛙、烏龜、小魚、蝌蚪等水生動物,適合大小朋友在此休憩或觀察小動物生態。火車風情咖啡屋則是由員工宿舍所改建,販賣各式簡餐、咖啡或茶飲,周邊還有日式澡堂、古井、站房、倉庫、水塔等設施,加上不定時飛奔而過的火車,成為竹田驛園最主要的遊憩區域。(建議遊客請勿在鐵軌上行走或逗留) 陪你暢遊屏東 Copyright © 2025 Pingtung County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屏東縣政府 版權所有 地址:90001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電話:08-7320415 傳真:08-7327445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12:00 13:00~17:00 < 回鄉鎮介紹 < 回首頁

  •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內埔鄉 更多詳細資訊 開放時間: 室內09:00~17:00、室外08:00~20:00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位在屏東縣內埔鄉,總地面積大約二十公頃,共規劃演藝廳、多媒體展示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開基伯公、傘架聚落建築區、礱穀機、木棧道、菸樓、田園區、水頭廣場等九項遊園主題,主要以生活博物館的概念展現客家庄落的風貌。 演藝廳是屏東縣內最佳的表演藝術空間,已進行過音樂、舞蹈、戲劇等超過百場以上的演出,未來,演藝廳將繼續扮演藝文推展者的角色,協助六堆客家藝文發展,讓六堆客家文化能發揚遠播。多媒體展示館為一棟兩層樓建築,一樓的客家大廳、特色商品展示櫃是介紹園區環境及展示六堆特色手工藝品的場地,二樓有一間120坪的展場,不定期更換展覽主題,是認識客家文化的最佳場所。 開基伯公就是福德正神的尊稱,早期六堆先民會在開墾地區的四周立石為界,大都是撿拾隨處可見的石頭,更在早晚燃香祭拜以示敬畏,所以特在文化園區內設置開基伯公,象徵客家文化在此生根,也保佑園區發展更形茁壯。 傘架聚落建築區裡,那像似傘架又如斗笠的造型,其實是具有客家味的美濃紙傘,張開的紙傘象徵著為阿猴城遮蔭,傘下則規劃客家產業與文化聚落;除此之外,並於傘架上設置太陽能光電板,提供傘架聚落建築區部分電力,以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來到蜿蜒似乎看不見盡頭處的木棧道,可以遠望大武山的沉靜,欣賞田園景觀池裡菖蒲及荷花的嬌態,靜看池裡建築物與樹木的倒影,還能走近菸樓,細細環顧這座特殊的產業建築地景。只要撥一個空,走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裡的每個角落,都能夠發現客家文化的根苗。 陪你暢遊屏東 Copyright © 2025 Pingtung County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屏東縣政府 版權所有 地址:90001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電話:08-7320415 傳真:08-7327445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12:00 13:00~17:00 < 回鄉鎮介紹 < 回首頁

  • 赤山巖

    赤山巖 新園鄉 更多詳細資訊 據文獻記載:康熙六十一年鯉魚山泥火山爆發,最早稱雙魚山,由下赤、滾水山二山相連勢若雙鯉故名,二山皆有泉,一冷一溫。境內設有本縣最大之電力抽水機,並有座「赤山巖」古剎,莊嚴肅穆,供奉觀音佛祖,一年四季香火不絕,登斯巖可瞭望鄰近村落、下淡水溪,景色宜人,尤以山水相映成趣,彷如一幅名畫,堪稱南部馳名之勝地,並為本鄉與萬丹鄉居民共同信仰中心。 其地點位於本鄉高屏溪畔,由台 27 線接屏 55(高山路) 即可到達,交通便利,大、小型汔車皆可通行。 滾水山經常噴出泥漿,遊客絡繹不絕,目前泥漿噴出處已北移至毗鄰本鄉的萬丹鄉境內 陪你暢遊屏東 Copyright © 2025 Pingtung County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屏東縣政府 版權所有 地址:90001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電話:08-7320415 傳真:08-7327445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12:00 13:00~17:00 < 回鄉鎮介紹 < 回首頁

  • 屏東可可巧克力園區

    屏東可可巧克力園區 萬巒鄉 更多詳細資訊 週一&週二 未營業 週三~週日 上午10:00 - 下午6:00 屏東可可園區座落於萬巒鄉佳和村的天主教會高雄教區舊址場域,經過多方單位協力將原已不堪使用,近一甲子的舊教堂翻新活化,煥然一新成為屏東可可產業研發加值與示範推廣中心。 陪你暢遊屏東 Copyright © 2025 Pingtung County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屏東縣政府 版權所有 地址:90001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電話:08-7320415 傳真:08-7327445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12:00 13:00~17:00 < 回鄉鎮介紹 < 回首頁

  • 新北勢庄東柵門

    新北勢庄東柵門 內埔鄉 更多詳細資訊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又稱為懷忠門,現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在清朝康雍乾年間,有許多廣東籍客家人紛紛來屏東一帶墾荒,由於是外來移民,常會與閩南人、原住民等族群發生衝突,為了避免侵擾,並與其他村落劃分界線,所以在新北勢庄外圍興建東、西、南、北四座柵門作為防禦工事,然而經過幾百年來時空的變遷,至今僅存東柵門,它的存在對新北勢庄民來說,已成為對先民的敬意與追懷。 新北勢庄東柵門以石塊、土泥作為主建材,柵門高度大約7公尺,寬度大約6.5公尺,厚度大約1.2公尺,佔地約有6坪多;柵門左右兩側以磚塊興築成牆,主要作為承重功能,柵門內側設有門扇用的榫孔,屋脊採水平馬背設計,並飾以紅瓦構造;而在東柵門右前方的民宅側牆,還保留一塊清光緒年間、以花崗岩雕製成的重修柵門紀念石碑,雖然碑體文字已經殘舊模糊,但卻是相當珍貴的文物。 東柵門的門額中央懸掛一塊「懷忠」牌匾,其左右設有對稱的圓形鎗銃,其牌匾的由來是有歷史原因的,在清康熙六十年時發生「朱一貴事件」,因為該民變已經侵擾到百姓生活,於是新北勢庄民便組織義勇兵來保衛家鄉,在事件落幕後,清朝論功行賞,便賜封客家人為「懷忠」,所以東柵門又稱為「懷忠門」。 陪你暢遊屏東 Copyright © 2025 Pingtung County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屏東縣政府 版權所有 地址:90001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電話:08-7320415 傳真:08-7327445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12:00 13:00~17:00 < 回鄉鎮介紹 < 回首頁

友善連結

屏東旅遊網

縣府地址:90001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聯絡電話:(08)-732-0415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08:30-12:00,13:00-17:0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瀏覽狀態為1024x768 以上螢幕解析度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