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城鄉
荷蘭人據臺灣時,曾派兵控制此地。明季之時,車城為排灣族所盤據,原本是一片密林,當地原住民稱之為「庫匹亞旺」(KABEYAWAN),進而轉音為「龜壁灣」。
永曆18年(1664)鄭經繼鄭成功領臺,派遣部將自車城登陸,開始屯田墾荒,令部統領兵士南進龜壁灣駐守,命名為統領埔(今之統埔村),逐漸形成庄村。 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間,車城已成為閩人開拓恆春半島的根據地,由於屢遭原住民襲擊侵擾,遂環植木柵於四周以為防禦,故有「柴城」之稱;乾隆末年逐漸形成一街肆,乾隆53年(1788)福康安將軍率軍討伐林爽文黨夥莊大田時,水師即登陸於車城,之後為紀念捷軍稱車城為「福安庄」(或福安城),並於庄內的福德廟立碑頌功。 至於「車城」一名,伊能嘉矩認為是「柴城」發音上的訛誤,另一說法則指稱早期車城砍伐薪材輸出臺南地區頗盛,庄民便利用其做為要塞而得以擊退原住民,故稱「柴城」。其後又大舉來襲,當時車城至海口間沿岸盛行燒製木炭,有搬運木炭的牛車數十臺駐列,庄民遂利用牛車作為防禦而擊退之,因而將柴城改稱車城。雖然車城並未正式建城,但因有木柵環圍故亦設有東門、北門(北門路、忠孝路口)及南門(福安路底近欽湖橋)以制出入。
另有一說,乾隆51~53(1786-1788)三年間,福康安為剿莊大田,駐兵車城,以木為城故稱「柴城」。今車城之市街部分為福興及福安兩村。 康熙22年(明永曆37年)7月鄭克塽降清,至康熙23年台灣納入清版圖,4月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下置臺灣、鳳山、諸羅三縣,本鄉隸屬鳳山縣所轄。康熙35年,閩南人陸續遷至車城地區,陸續在車城西南二、三公里之海濱,先後建立新街、射寮、埔墘、後灣仔等村。光緒18年(1892)恆春縣轄境計分13里,本鄉隸屬於興文里(今福興村、福安村、統埔村、保力村、田中村與海口村)、仁壽里(今新街村)、咸昌里(今溫泉村)與德和里(今後灣村、埔墘村、射寮村)。
日明治37年(1904),本鄉隸屬恆春廳,本鄉分隸屬於興文里、咸昌里及德和里。興文里轄有車城庄(今福興村、福安村)、統埔庄(今統埔村)保力庄(今保力村)、田中央庄(今田中村、海口村)、新街庄與湛湛庄(今新街村);咸昌里轄有四重溪庄(今溫泉村);德和里區管轄埔墘庄(今埔墘村)、後灣庄(今後灣村)、射寮庄(今射寮村)。嗣後,恆春廳改為恆春支廳,本鄉仍舊隸屬於興文里、咸昌里與德和里,其中興文里轄有車城庄(今福興村、福安村、統埔村)、保力庄(今保力村)、田中央庄(今田中村、海口村、新街村);咸昌里轄有四重溪庄(今溫泉村),及德和里轄有射寮庄(今 後灣村、埔墘村、射寮村)。
大正9年(1920)日人重劃行政區域,本鄉隸屬於高雄州恆春郡,分7個大字:車城(今福興村、福安村、統埔村)、保力(今保力村)、田中央(今田中村)、海口(今海口村)、新街(今新街村)、四重溪(今溫泉村)、射寮(今後灣村、埔墘村、射寮村)。民國34年(1945年,二戰後)再劃車城保為福興和福安兩村,與田中村(原名田中央)、溫泉村(原名四重溪)、後灣村(原名後灣仔)、統埔村、海口村、保力村、新街村、埔墘村、射寮村共11村,同為車城鄉之轄區。
車城鄉在地形上包括東部的丘陵地區,西部的平原地區及海岸平原三部分。東部丘陵地區為中央山脈的末端,高度多在400公尺以下。全鄉最高峰位於蚊罩山主峰南方標高約635公尺的肩狀稜線上,為本鄉與獅子鄉、牡丹鄉三鄉的交界處。
鄉境最大的平原為恆春縱谷平原北段,主要由四重溪、保力溪沖積而成,為本鄉主要的農業地區,盛產洋蔥。四重溪河谷平原位於四重溪的中游地區,即石門至二重溪聚落西邊的山口處,全長約5公里,平均寬度約800公尺。最寬處在支流大梅溪注入處,約達1,200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