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港餛飩、豬腳
里港最有名的「伴手禮」一是餛飩、二是豬腳,都是從趙文富一間小小的店開始的。趙文富是中國福建省臨安縣迎安鄉人,父親名叫趙家棟,有五個兄弟名字的尾巴接起來是「榮、華、富、貴、美」,他排行老三,排行老五的趙文美則是以現今里港媽祖廟「雙慈宮」旁的「文美肉粽」聞名。當時大哥趙文榮先來台灣探路,發覺里港是個適合人居的好地方,一家人才決定遷居來台,在里港鄉大平村落腳。年輕時他學得一手做西裝的好手藝,開了一間裁縫店,無奈當時正值大東亞戰爭正緊張的時候,布料嚴重缺乏,做不出西裝他只好結束營業。後來在村子裡有一位同鄉的福州人,返鄉之前把做魚丸、餛飩的絕活傳授給他,1943年他就在現今大平路文富豬腳對面冷飲店的地方,擺兩張桌子、幾張竹製矮凳就做起生意來。當時媽祖廟前面的大平路是里港最熱鬧的地方了,當地居民回憶當時在對面的里港戲院看戲之後,會來趙文富的小攤來碗麵、餛飩湯,餛飩肉鮮皮薄、入口即化非常受歡迎,漸漸變成大紅的主力商品。現在的餛飩皮是用高筋麵粉製作,擀到薄透見光再包進肥瘦比例合宜的小里肌豬肉混和蔥花調味出來的絞肉,非常好吃。
豬腳則是在大兒子趙可興接手之後才有的。原本趙文富用豬大骨熬湯,後來趙可興想要讓湯頭更加濃郁,就把整隻豬腳也加進鍋裡一起滾,滾完的豬腳就順便切給客人吃,但是怕只有燙過味道不夠,又調了蒜蓉醬油讓客人沾著吃,沒想到豬腳和蒜蓉居然是天作之合的絕配,才火紅起來。而原本他也沒想到可以賣豬腳,只是用成本價順便給客人吃,結果口碑大好之後他才把豬腳也加進菜單裡。豬腳在熬煮之前要先用水煮十分鐘去血塊髒污,以冰水洗淨之後再下鍋慢熬兩小時,當然獨家祕方的蒜蓉醬油可是文富豬腳最具特色的地方。大受歡迎的文富豬腳在第二代趙可興(里港扁食富)、趙可喜(文富豬腳);第三代趙壽山、趙壽全接手之後開枝散葉,各自開店打拼,甚至還開食品工廠製作餛飩、水餃批發到大賣場裡,文富豬腳、餛飩便成為里港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除了文富餛飩、豬腳之外,還有一間在地人也很推薦的餛飩、豬腳店:「里港阿嬤餛飩豬腳」,在台22線與台3線交會的三角窗,原本在里港經營「真好味」飯店,歇業後才又以「阿嬤豬腳」東山再起,生意比從前更好。阿嬤豬腳的品項非常多,有各式各樣的小菜,還有滷米粉、滷麵,都非常大碗澎湃;豬腳有兩種,里港系的水煮豬腳與萬巒系的醬油滷豬腳都有,瘦肉軟而不至於爛,皮、筋富有嚼勁又不至於韌,很適合想要一次滿足兩種豬腳願望的人。
文富豬腳
地址:屏東縣里港鄉永樂路8號
營業時間:早上八點到晚上七點半(假日到晚上八點)
里港阿嬤餛飩豬腳
地址:屏東縣里港鄉里嶺路1號
營業時間:早上十點到晚上七點(假日到晚上八點)、週一公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