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吉燒餅
店名「尾吉」是第一代老闆也是柯淑靜公公的名字,自1980 年代向住在高雄左營眷村的姊夫學習,「公公是郵差退休,孩子多,學個手藝可以繼續賺錢養家,算是林邊以南純手工製做燒餅的第一家!」
柯淑靜說著店內發跡有四次搬遷,第一代店在東海,婆婆是東海人,中午前在那賣早點,下午到田間作息;第二代店搬到水底寮;第三代店在枋寮醫院急診室外街上,那時候生意最好,人來人往容易買賣,只是店租直漲無法負擔,遇到金融風暴,才決定搬到原住家的現址,「這裡是巷弄內,畢竟人潮不如以往,吃習慣的客人還是願意來買來吃,都因為我們純手工的品質堅持」。
尾吉燒餅專賣燒餅,過去有原味、糖餡、肉餡,到丈夫吳文意接手後增加地瓜、奶酥、紅豆、芋頭、黑糖等不同酥餅,「基本口味會做較多,新增口味一次四個,以免做太多,隨時訂購只需稍等候現包現烤就有,不會買不到,麵皮有夠就一定包給你。」
清晨調製麵皮,沒有發粉,所以扎實的芝麻燒餅總讓人有飽足感,與兒子吳承樺主理烘焙,柯淑靜協助烘烤、販售、以及現場煎製其他加料。
「希望大家有不同選擇,肉餡燒餅只有醬油、糖、香油,不會有白胡椒等香料,以免老人家或小孩子不喜歡,儘量以大眾一般口味為基礎,然後還可以肉餡燒餅加蛋,或者其他燒餅加起司,都是新式吃法。」柯淑靜說,兒子吳承樺接手後,考量鄉下地方經濟效益,不浪費時間與能源,希望客人能在早上5 點到9點之間選購完畢,「以前會等,9 點過後可能一個小時內沒幾個人,所以我們收得早,備料管控,很多人會說很難買、很難吃得到!只要電話先預訂,我們都會盡力幫你預留!」
中午過後是一家人採買備料時間,買在地小農的黃地瓜熬製地瓜餡,萬丹紅豆製作紅豆沙,買全脂奶粉與酥油自製奶酥,不假廠商,因為甜度能自我掌握,也能夠為食安把關。
尾吉的燒餅全然操之在己,在一個屋簷下,一家人用聲音情感呼喚每一爐烤餅,每條油條也是親手油炸,在地人會專程買油條配粥,也會吃他們家以春捲皮煎製的蛋餅,配上醇厚豆漿或米漿,讓起得早的你我他都能在枋寮港邊的巷子內享用明媚陽光的一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