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恆春半島-白砂灣 (1).JPG

【Mother Earth 大地的母親─魏少君紙刻展】X 美術動物小百科 獵島計畫

發佈時間 : 

2023-05-25

賽嘉社區步道.jfif

​消息內容

【Mother Earth 大地的母親─魏少君紙刻展】X 美術動物小百科 獵島計畫1
動物園有魚鰭也少不了翅膀🪶
東方草鴞,是臺灣唯一棲息於草原地的貓頭鷹。目前估計僅存300-500隻,在臺灣屬於瀕臨絕種保育等級的臺灣特有亞種。主要分佈在嘉義到屏東平地到淺山丘陵地區的草地,與人類活動高度重疊👣
草鴞為食物鍊頂端的猛禽,唯一的天敵就是人類。其最大的生存壓力莫過於除草劑與毒鼠藥的毒害、張設鳥網以及棲地的開發破壞。
近年來,萬俊明導演持續攝影記錄臺南地區西拉雅草鴞的生態,使得草鴞保育在臺南逐漸受到重視,林務局將草鴞與水雉列入生態給付,鼓勵當地停止使用除草劑與架網。
魏少君認為社會觀念即使只是前進一小步,也能讓少數的野生動物有個安身之地💚
鸕鶿(ㄌㄨˊ ㄘˊ),臺灣常見的冬候鳥。擅長捕魚,每年9月都會來到基隆河畔以及嘉義東石的鰲鼓濕地過冬,直到隔年3月北返。
過去,臺灣沒有鸕鶿築巢繁殖的例子。2021年,鰲鼓濕地首次觀察到在臺灣誕生的鸕鶿寶寶,關心鳥鳥的社群朋友們為此都非常開心。
候鳥會隨著春去秋來飛越不同國境,魏少君對於候鳥那樣長距離的飛行導航能力,感到非常欽佩與不可思議。
他常想,人類費盡心思建立出來的疆界領土,對鳥鳥們來說(或許包括全世界的動物)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整個地球,就是一個家🏠
希望人們堅持愛護環境,讓世世代代的小孩都能在臺灣看到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熊鷹,又名鷹鵰或赫氏角鷹。為排灣族與魯凱族原住民的神聖象徵,也是臺灣體型最大的留鳥猛禽。多棲息於海拔1000-3000公尺的南臺灣山區。
因熊鷹羽毛價格高昂加上棲地破壞,熊鷹族群正瀕臨絕種,目前估計約僅存500隻。
大家進到野生動物區的桁架,一抬頭就會看到牠展翅飛翔的美麗姿態。想像一下自己坐在北大武山上,望向喜多麗斷崖的無邊雲海,相信熊鷹今天也依舊在我們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展期:03/24(五)-06/11(日)
🏛地點:本館202展覽室

更多圖片